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信息 > 药品信息

药品信息

鉴定意见普遍的问题汇总

来源:火狐直播平台 作者:火狐直播平台下载 日期:2024-05-16 03:47:07

  内容由“刑事实务公众号”重新删编于《审查起诉案件常见证据问题集述》(《检察出版社出版》),由张谊山等人编集(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公诉处)

  鉴定文书的专用章和使用方法都有专业的制式规范,从目前办案实践看,司法精神病鉴定意见书用印较为规范,盖有钢印及司法鉴定专用章,其他如毒品鉴定、价格鉴定等缺乏印章的规范使用。

  3、鉴定人信息未列明执业证号、缺少授权签字人、代签名问题(避免鉴定人代为签名或者未手写签字)

  相关规定还要求有“授权签字人”最终签发鉴定文书,比如电子数据检验报告、弹药鉴定书、毒品案件检验报告等

  1、是否启动精神病鉴定需要办案人员作出理性判断,形成内心确信,否则全依申请而启动会浪费司法资源,主要做如下审查:

  (1)侦查阶段全面收集、记录行为人的供述和辩解。通过细节还原行为人当时的精神状况。

  (2)观看讯问过程全程同步录下声音和影像。记录行为人的言谈举止、形态,有无答非所问、自言自语、行为异常等。

  (3)在会见或者提审时,高度关注讯问嫌疑犯过程。在讯问前可以向有专业相关知识背景的人员进行咨询,有明确的目的性的进行讯问,注意仔细观察他的眼神、表情等细节。

  (4)注重调查嫌疑犯的日常表现。案发前在生活中的表现,必要时可以到嫌疑人日常生活、工作单位做走访,对于其本人及其亲属反映有精神病史或者可能的,要调取相关医疗就诊记录,并向医生了解具体情况。

  有些被鉴定人曾在医院诊断患有精神疾病或者有线索表明其存在精神障碍可能,但在这其中只有部分被鉴定人做了脑CT检查,这点会成为质疑的焦点。

  在部分案例中,在司法精神病鉴定意见书中所附的部分证据材料并未同步呈现于相应案件的卷宗,给之后的诉讼环节审查带来困难。

  1、侦查机关在委托鉴别判定时未及时向鉴定机构提供相关的法律、司法解释,未明确鉴别判定的方法和鉴定标准,而鉴定机构可能未及时掌握相关的司法解释变化,可能会在各自领域内出现不同的标准和操作方案。

  实践中有些案件,在犯罪具体日期难以确定的情况下,侦查机关对鉴定基准日的确定较为随意,没有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或者犯罪事实认定的根本原则进行确定,造成鉴定意见在法庭上受到质疑。

  应当及时调取买入或者销售凭证,或者充分挖掘其他能体现犯罪具体时间的关联证据。在无法查清的情况下,应当选择最有利于被告人的认定方法,在价格鉴定方面体现为认定犯罪时间段内的最低值。可以考虑案发时涉案财物价格波动的情况,指定案发时间段内价格较低的某一天作为价格基准日,由鉴定机构依据指定的基准日作出价格鉴定。

  检材、样本应严格依照法定程序提取,并依法制作相应的提取等笔录,确保用于鉴定的检材、样本来源清楚、合法,有证据证明。

  在笔迹鉴定中,委托申请人所提交的比较样本如果为复印件,虽然运笔特征中的行笔特征和连笔特征能获得保留,但会失去原有笔迹固有的层次感,也会给笔迹鉴定带来不良影响。

  应尽量使用原件,不宜使用复印件。如果在某些特殊或者例外的情况下,不得不用复印件或照片进行检验确定时,必须要格外注意以下几点:

  (1)要对原件进行多种方式的复制,比如复制件或者照片,多种反映方式要相互对照、对比,综合利用。

  (2)对送检的照片,特别是放大或经图像处理的照片一定要与原件作对比,核对没有错误后方可用于鉴定。

  (4)笔迹检验过程中在可以充分的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提升检验的客观性、准确性。

  鉴定人员在受理指纹鉴定后,简单询问现场指印的形成、显现与提取过程,在进行分别检验、综合检验时只对比检验了某个区域内相符的特征点,发现符合特征点数量足够多时内心给予准确认定,但对于出现的差异点没有合理、客观地做多元化的分析,无法合理解释差异点形成的原因。

  鉴定人员在检验鉴定中应当重视对差异点的评议,注重考虑现场指印形成、显现、提取方式对差异点的影响,做出结论前应找到检材与样本间的差异点合理、客观的解释。

  在常见的鉴定中,还有关于材质的鉴定,比如珠宝、金银、象牙、钻石等物质属性及含量的检验鉴定,其鉴定机构多集中在地质类型业或学术机构,比如中国地质大学珠宝鉴定中心、中钢集团天津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地质矿产测试中心等。实践中涉及材质检验鉴定多为贪污、贿赂类案件。

  整体分离痕迹同一认定方法一般寻找凸起点与凹陷点,并进行对应拼接,吻合则说明可能是同一张纸裁切分离形成的,不吻合则肯定是不同纸。在是否能作出肯定结论时,还应该要考虑具体案情和分离的状态、断端的情况。有一些鉴定中会出现凸起点、凹陷点不吻合,却认定为同一的情况。有的纸张整体分离鉴定虽吻合,但作出肯定结论的依据并不仅仅依据吻合的状态。

  纸张同一性鉴定的断端吻合仅仅是认定同一的依据之一,除了具有特异性的断离特征外,应当积极寻找其他独特的如纸张纤维、污损痕迹等同一性特征。

  鉴定意见中在载明鉴定依据的数据时,应当对数据的差异予以解释,在论证部分详细阐明。没有予以解释的可要求鉴定人出庭或出具情况说明。

  同一性鉴定的科学基础除了依据检材外在特征吻合外,应当找更多的客观性、特异性更强的对比特征,并在鉴定的论证部分详细说明作出结论的依据,或者要求鉴定人出具情况说明对比鉴定的科学基础、论证过程予以解释。

  毒化检验要求检材由有权机关提取,实质上要保证检材不受污染。有的案件在特殊情况下未由有权机关提取,检材提取过程不规范,与证实检材来源的提取笔录等存在矛盾;还有案件存在现场勘查提取的检材,未在勘查笔录中反映,导致出现先出毒化鉴定,再补充检材来源笔录的情况,程序上存在严重瑕疵。

  对于检材提取应当严格依照工作规范操作,并将过程真实地记载在现场勘查等笔录中,对于笔录中时间记载错误的,应当在原文上改正,加盖公章并由两个人签字确定。

  由于毒物涉及的种类多,每种毒物都有相应的检验标准,部分毒物的检测验证的方法还存在多种,对于同一种毒物的检测不是所有的检测的新方法都切实有效。不同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于检测的新方法的操作,可能会引起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案件出现了截然相反的检验结果。

  鉴定人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检验规范,特别是在检材提取、鉴别判定的方法、检验判定的过程、复核审查程序等方面应当科学、如实地记录,做出科学的鉴定意见。

  在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改革中,慢慢的变多的案件会出现鉴定人、专家证人出庭的情况。鉴定人应当保证鉴定意见的科学性、严谨性,并熟悉法庭程序,对接受法庭询问、专家质疑做好充足准备。

  有些案件因被害人死亡时间与案发时间有一定间隔或案发时间较晚,故被害人案发时的身体情况不能及时得到检验,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影响案件相关情节的认定。

  对于犯罪活动展开的全过程,伴随有吸毒、饮酒、服用安眠药等药物的情节时,尤其是在案件其他证据不够确实、充分的情况下,应当及时对当事人进行采血检验,有利于分清责任、量刑准确。未及时采血检验的,可调取医疗记录、要求鉴定人出具情况说明、鉴定人出庭,对相关事实予以说明。

  鉴定机构对于毒品检材的接受、保管有相关的制度保障,辩护人正常情况下不会对此提出异议,但毒品检材在送检之前,长期处在侦查人员的保管控制之下,是否保持原有状态未受污染,饱受质疑。实践中有些案件毒品的搜查、扣押手续仅仅简单描述毒品的样态、外包装,这种描述难以做到毒品检材唯一性识别。

  侦查人员应对扣押的毒品采取现场封存,可附加二维码、条形码等识别标示,由嫌疑人予以确认,并配合全程同步录下声音和影像,必要时可以向法庭提交,以证实检材保管的过程。

  在毒品案件中尽量做到当场称重,注意保持量具的准确性。毒品称量应在被告人、见证人在场时当面进行。称量过程应当制作笔录,并拍照或录像。

  确实没办法做到现场称重的,应当出具情况说明予以解释。对于现场称重的重量,与检验报告的称重重量相差在几克之间的,一般是量具的差异造成的,应当以更为专业、精确的检验报告为准。如果两者相差较大,则需要公安机关、鉴定机构对于毒品和检材的同一性、量具的选择做出详尽的解释。

  2013年10月由公安部禁毒总局颁布的鉴别判定的方法是《缴获物品中的鉴定》(JD/YJY01.01-2013)、《缴获物品中甲基的鉴定》(JD/YJY01.02-2013)。2013年11月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疑似毒品中甲基的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普检测验证的方法》(GB/T29636-2013)、《疑似毒品中甲基的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普检测验证的方法》(GB/T29635-2013)

  公安部禁毒总局下发文件要求禁毒系统使用JD系列标准,所以全国的禁毒系统鉴定均为使用JD系列标准,按照《司法鉴别判定程序通则》要求应当选择国家技术标准,辩护人在庭审中经常提出要使用国家标准(GB系统标准)。两套系统在具体的数据操作要求方面有一些差异,但对于同一检材分别使用两种标准,得出的检验结果不会存在差异。

  公安部禁毒局作为全国禁毒工作的主管机关,负有对鉴定机构的技术考核、业务指导管理等职责,其规定下属的鉴定机构使用JD系列标准,符合法律确立的鉴定机构管理体制。鉴定机构在具有多重鉴定标准的情况下,在鉴定中予以明确标准选择的依据,或附相关说明,证实不同标准不影响最终的鉴定意见。

  鉴定机构在《鉴定意见书》中对检验过程增加取材点位、方法等进行详细记载,阐明鉴定的全过程,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法庭对《鉴定意见书》的质疑。

  毒品案件中,对于抓获的嫌疑人通常在第一时间提取尿液进行仔细的检测。尿检采取试条的方式检测,设备简单,检测方便,检测结果立即可查看。检测后,公安机关形成相应的检测笔录,但实践中有嫌疑人否认自己被检测过,与案卷中尿检笔录相矛盾,导致尿检真实性存疑。

  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及内部工作规范的要求,如实记录提取、检验嫌疑犯的尿液过程和结果。杜绝套用、后补、伪造相关检验结果的情况。

  缺乏相应检材的来源证明是此类程序问题的主要方面。侦查机关应当补充相关检材的提取证明,或对检材逐一出具说明予以补正。公安机关及时记录相关检材的来源,保证鉴定意见的合法性。

  虽然绝大多数鉴定意见具有权威性和客观性,但极个别鉴定也存在疏漏。尤其是在案发后先进行DNA分型检验,嫌疑人到案后提取血样作对比的情况下,有些血迹的分型对比存在错漏。

  对DNA鉴定应当反复核对,对嫌疑犯到案后的情况,应当及时提取血迹,与现场痕迹进行逐一对比,防止疏漏。

  在极个别案件中,鉴定意见中记录的内容存在笔误,通常能够直接进行补正,但如鉴别判定的内容较为复杂,则有必要进行充分说明。鉴定机构应对NDA鉴定意见及其涉及的检材描述、特征进行反复核对,防止笔误。

  缺乏尸体照片,则会使他人对鉴定意见的准确性产生了质疑。对尸体鉴定的审查必须结合相应的照片,如照片不全,难以印证检验的真实性。侦查机关及鉴定机关对尸体的各处损伤进行逐一拍照并附卷,确保鉴定意见中体现的损伤有相应的照片予以印证。

  由于客观原因,实务中也许会出现没有办法进行尸体解剖进而无法制作法医学尸体检验鉴定书的情况,对于死因的鉴定,应当严格依据鉴别判定程序进行检验确定,避免以其他文书代替鉴定意见。

  实践中,个别案件任旧存在鉴定意见不科学,根据尸体特征无法得出现有结论,进而造成侦查错误、遗漏甚至抓错嫌疑人的情况。

  侦查机关在采信尸体鉴定等鉴定意见时,全面、客观地分析鉴定手段、方法,确保鉴定意见的客观性。正确分析鉴定意见与其他案件证据之间的印证关系。如果鉴定意见与其他证据之间有矛盾之处,且矛盾得不到排除。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轻信鉴定意见,而应对鉴定意见进行认真审查和推敲,防止冤家错案发生。

  鉴定缺失相应的损伤处照片,会使他人对鉴定意见的准确性产生了质疑。侦查机关在移送鉴定时务必移送对应处的照片。

  、弹药鉴定书中需要写明鉴定的方法和检验过程,保证对检验结论的反向复查,确保鉴别判定的结果的准确性。在律师阅卷之前,能要求鉴定机构重新出具鉴定书,补充之前未注明的鉴定依据;如此时律师已经进行了阅卷,则需鉴定机构出具相关说明对该内容予以完善。

  通常,枪弹之间有型号上的对应关系,但个别情况下,枪弹的型号并非一致,如“六五”式手枪与“”式手。特定能够击发何种枪弹系专业性问题,办案人员应当及时跟鉴定人沟通,就该问题来了解,必要时能要求鉴定机构出具说明或者申请鉴定人出庭作证。

  骨龄测试法只能确定出一个年龄范围,不能精确计算出实际年龄,存在一定的差错率。根据统计,骨龄鉴别判定的结果约60%准确,30%大于实际年龄,10%小于实际年龄。

  目前司法机关将骨龄鉴定主要作为印证、完善认定刑事责任年龄的证据支撑使用。因此,不应单独依据骨龄鉴定的意见而否定户籍材料、出生证明等书证,而应结合其他在案证据予以综合认定。通常而言,涉及结合学籍证明、当地派出所、村委会出具证明、证人证言等方面。来源:刑事实务

©火狐直播_赛事|官方下载|平台官网     苏ICP备10215542号-1     (苏)-非经营性-2014-0026
/mb/picture/logo.jpg